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学校主页
当前位置 >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管理审计

信息来源:暂无 发布日期: 2009-02-15 浏览次数:

 

管理审计

 

管理审计是审计发展的新阶段与新趋势,它是指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以被审单位的管理活动为主要审计对象,查明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改善管理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为目的,从而促进经济效益提高而进行的一种审计活动。通俗的提法有3e审计和5e审计。3e审计即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而最新的5e审计的提法则指经济性、效益性、效果性、适当性和环境性。
  相对于业务经营审计来说,管理审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管理审计是管理责任审计中的高层次审计。企业的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管理体制作用下进行的,只有抓好管理工作,才能保证企业各项业务活动正常高效地进行。因此,通过管理审计可以促进被审单位改善管理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保证企业在现有技术和装备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2、管理审计的审查重点是管理素质。它着眼于提高企业整体功能,从根本上改进组织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为从系统整体的高度来优化结构,必须提高管理组织和管理人员的素质,从而为实施挖掘潜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各种改进方案创造条件,铺平道路。3、管理审计是审查、评价管理活动的审计。管理审计本身并不具有管理职能,它不是直接的管理活动,而是一种评价间接控制活动,是审查、评价管理活动的活动,而不是代替重复企业管理部门的工作。它与业务经营审计共同构成管理责任审计。

研讨交流:
研讨交流:
  浅议管理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企业内部管理审计的特点和内涵
  把财务审计提高为管理审计
  受托责任与管理审计
  关于管理审计问题
  谈管理审计
  关于内向型管理审计的基本特征

浅议管理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河南师范大学  孙宝有

 

随着审计监督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内部审计工作以改进管理为目的的管理审计也随之发展起来。那么,究竟什么是管理审计?实际工作中应如何发挥其职能和作用呢?本文仅就此问题作一探讨。

. 管理审计的涵义

1.管理责任审计。管理责任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内部审计组织采用特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企业内部组织或机构的业务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管理活动的效率性进行审查和分析,对照一定的审计依据,评价并报告业务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的现状和潜力,提出改善管理和提高效益意见的一种审计活动。
管理责任审计按其审计的内容可分为业务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两大类。业务经营审计以各项经营活动或作业为主要审计对象;管理审计则是以经营管理活动为主要对象。

2.管理审计。管理审计是管理责任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以被审单位的管理活动为主要审计对象,查明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改善管理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为目的,从而促进经济效益提高而进行的一种审计活动。相对于业务经营审计来说,管理审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管理审计是管理责任审计中的高层次审计。企业的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管理体制作用下进行的,只有抓好管理工作,才能保证企业各项业务活动正常高效地进行。因此,通过管理审计可以促进被审单位改善管理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保证企业在现有技术和装备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

管理审计的审查重点是管理素质。它着眼于提高企业整体功能,从根本上改进组织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为从系统整体的高度来优化结构,必须提高管理组织和管理人员的素质,从而为实施挖掘潜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各种改进方案创造条件,铺平道路。

管理审计是审查、评价管理活动的审计。管理审计本身并不具有管理职能,它不是直接的管理活动,而是一种评价间接控制活动,是审查、评价管理活动的活动,而不是代替重复企业管理部门的工作。它与业务经营审计共同构成管理责任审计。

. 管理审计的内容

管理审计直接以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活动为其审查和评价对象,它的基本内容包括管理职能的审查和管理人员素质、水平的审查两个方面。

1.管理职能的审查。管理职能是管理本身具有的内在功能,一般包括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激励等基本职能。对管理职能的审查也就是对上述基本职能履行情况进行审查。

与决策职能相关的审计内容:企业以及所属部门有无明确的目标,目标可否计量和考核,能否为职工及管理人员所理解;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否符合内部和外部条件,是否切实可行;企业或其所属部门的目标是否有具体的实施措施和步骤,企业的短期目标或具体目标是否与长期目标或总体目标相一致等。

与计划职能相关的审计内容:已经结束的各项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执行结果,找出其缺陷与不足,为未来的计划编制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计划的编制是否与企业的目标相适应,是否建立在对历史资料准确分析的基础之上,计划的完成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每项具体计划是否具有计量其业绩的标准和方法;各种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等。

与组织职能相关的审计内容:企业内部机构的设置是否合理;各机构之间的分工和职责是否明确,上下左右关系是否协调;企业对各机构的授权是否充分,债权关系是否明确;企业最高领导层与各个机构之间、各机构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否充分等。

与领导职能相关的审计内容:企业各级领导者的领导才能和责任感;领导层对下级的各项指标是否简明易行,对问题的处理是否及时;各级管理人员与职工的关系是否正常;管理人员是否掌握了现代管理科学知识与技能,是否具有开拓精神等。

与控制职能相关的审计内容: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不相容职务的分工是否合理;内部控制制度是否适应本单位的特点和管理需要;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如何,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怎样;内部控制制度对偏离正常轨道的差异是否能及时加以纠正等。

对激励机能的审计内容:企业是否实行民主管理,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识是否强烈;职工工作安排是否合理,计划、目标的制定是否切实可行;职工工作是否具有挑战性;领导层对职工的成绩能否客观公正的评价,奖惩是否合理等。

2.管理人员素质的审查。对管理人员素质的审计包括对管理人员素质整体的审查评价和企业主要管理人员素质的审查评价。

管理人员素质的一般审查和评价。即对企业管理人员群体素质的审查和评价,它包括以下基本内容:一是管理人员群体的知识水平是否达到现代化管理的基本要求;二是管理人员群体的专业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即人才分布与生产经营领域是否相一致;三是管理人员的年龄结构与经济管理的适应性。即管理人员平均年龄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形成有机的梯队;四是管理人员岗位安排的适当性。企业管理人员的配置是否做到了开拓型人才与稳健型人才相结合,管理人才与技术型人才相结合等。

企业主要管理人员素质的审查。企业主要管理人员指企业内部的高层管理人员以及主要岗位的管理人员。对这部分管理人员素质的审查内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一是审查企业主要管理人员的学历、资历和思想品质等。即管理人员潜在的素质;二是审查企业主要管理人员的决策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决断能力、灵活应变能力以及发现和利用人才的能力;三是审查企业主要管理人员运用时间的能力,看其是否能合理的安排用于研究企业发展战略、方针以及处理日常生产事务的时间等。

. 管理审计的方法

管理审计使用的方法除了经常用查询法了解被审单位的管理情况和用观察法到现场观察管理工作外,还应有选择地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调查表法。调查表法是根据审计工作的要求事先拟好需要了解的问题,设计好调查表格,发给有关人员征求意见的方法。这是管理审计搜集审计证据的一种重要方法。调查表一般设计成问题式,所以又叫问题式调查表。设计调查表时应注意它的必要性、可行性、准确性和艺术性。调查表可以发给相关人员,也可以发给全体职工;填表人可以署名,也可以不署名;填表时可以由审计人员现场填写,也可由被调查人填写。具体情况应根据工作需要而定。

2.流程图法。即用各种符号将某一种业务程序绘制成一张工作流程图的方法。此方法可用于反映管理工作中各部门的联系和某一管理工作的程序。可以采用调查内部控制的流程图符号绘制,也可创意其它符号。但是,一个审计机构所采用的符号必须一致,以便于我们正确识别。

3.组织系统图法。即将被审单位的各级组织机构绘制成一张图,用以反映被审单位从上到下和各部门机构间的领导关系。这是审查被审单位组织机构是否健全,分工是否明确的主要方法。

4.金额法。金额法是将管理得失数量化,用货币数量来表达的一种方法,它是计算管理得失的一种算帐法。如:计算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损失,由于计划不当而造成的窝工浪费损失,由于领导层意见分歧而造成的损失等可用金额法计算;再如:由于某项计划、组织、决策得当而避免了多少损失,获得了多少收益等,也可以用金额法表达。

5.评分法。评分法是将管理工作和管理人员素质划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评定分数,并计算总分,据以评价管理工作和管理人员素质优劣的方法。它是传统考核方法和科学考核方法的结合。运用评分法时,要将被审项目根据其特性划分为若干部分,制订出各部分的评分标准,邀请若干职工代表逐一评分,最后再将各部分得分相加得出该项管理工作或管理人员的最后得分,并据以作出审计评价。作到统一认识、统一标准、客观公正。

6.审计调查。即根据审计目标,就某一专门问题向被审单位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询问、查档、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写出专门报告的一种审计方法。审计调查法主要应用于对大型企事业单位及宏观经济效益的审计。进行审计调查,应先制定调查计划,明确调查的目的、内容,选定调查对象,并拟出详细调查提纲。然后,审计人员进行分工调查,做好记录,重要的应取得书面材料作为审计证据;最后将所获取的各项资料加以综合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后写出审计调查报告,报送决策者参考。

总之,管理审计是对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及过程进行独立的、客观的、综合的、建设性的、面向未来的审查与评价。从而为领导提供准确信息,规避风险,有利于领导正确决策;保证单位各项活动运行在正确轨道上;维护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按照现代管理模式对企业进行管理,使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浅谈管理审计

管理审计是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的审计模式,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建立以风险评价为中心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体系,内涵深广,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没有一个公认的适用于各种经济活动审计的固定内容和程序,而是围绕企业增加价值的目标,面对机遇和挑战,评价生产力各要素的利用程度,挖掘潜力,化解经营风险,改善管理环境,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组合,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开展管理审计要有新的审计理念,要有创新精神。 

   
一、正确理解独立性与客观性 

   
企业开展管理审计工作,它的独立性与客观性是并列的。独立性是审计工作开展的必要条件,对现代化企业来讲,内部审计机构要在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的领导下,一般由独立董事组成审计委员会,负责指导工作,行使审计职能,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监证和评价,并直接服务于公司的董事会。目前建立这种内审管理机制,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证内审工作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部门,需要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内部关系,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因此,内审的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如果过分地强调内审的独立性而有损企业增加价值,则更应注重增加价值,因为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客观性体现审计的质量要求,是审计的才R基和生存之本,它要求审计人员实事求是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有关情况,有利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完成受托责任和进行经济决策。同时强调客观性也是人们最关心的,它能促使审计人员自觉保持职业上应有的态度和风范,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因此坚持独立性、客观性原则是促进审计目标任务完成的重要保证。 

   
二、正确处理控制与服务的关系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要树立增加价值和提高运作效率为目标的新理念,在审计过程中,控制与服务要有机结合,二者不可分割。从广义上讲控制也是一种服务,而且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因为对企业来说控制与服务的目的是一致的。控制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在日常的审计工作中,往往存在强调控制就是查错防弊,而忽视孑服务,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不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也不能全面达到审计的真正目的。如何做好控制与服务工作?审计人员必须要摆正位置,清楚自己是企业的一员,不能凌驾于企业利益之上,在思想上要认识到服务是内审的活力所在,对审计事项进行了解,从不同的视角对各个部分有重点地、独立地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建立良好秩序发挥作用。服务是全方位的,是指对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而不是某一部分,它包括各控制点和所有风险的防范,促使企业的活动沿着健康和增力口价值的方向运行。服务的多角度主要是指作为企业的审计人员要有全局观和整体感,从实际出发,有时还需采取换位思考的办法,假设自己履行某项工作职责,应如何去完成,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哪些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整改建议,及时解决问题。管理审计强调把控制与月赂融为一体,寓控制于服务之中,有效地发挥控制与服务的作用。 

   
三、灵活运用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效果  

   
在审计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审计方法的运用,为使审计事项的成本最低、效果最好,就要把握全局,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分析研究,查深查透,采取措施,有效地解决问题。 

   
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了解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不存在漏项,能够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因此要选准审计的重点内容和事项,找到切入点,从中发现控制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运用审计方法,多角度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后果,捕捉改进企业各项经营管理的信息,推动企业发展。目前我国的审计技术相对比较落后,部分手工操作还存在着审计内容不全面、深度不够、计算结果不够精准,信息提供不够及时等缺陷,因此,在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面还需积极进行探索,改变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思路拓展和延伸审计的广度和深度,为适应现代企业的迅猛发展,面对信息革命的挑战,必须将信息技术与审计业务相结合,将数据审计与系统审计相结合,将传统方法和技术创新相结合,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四、重视预测,开展战略审计 

   
在知识经济时代,内部审计要更多地参与未来的规划与决策工作,不能仅仅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评价和总结就简单地提出改进今后工作的建议,更应着眼未来,瞄准企业发展的新问题、国内外市场的新动向、产业结构调整及知识经济发展的新进程,进行有效的预测,对各种不稳定的因素进行判断,决定是否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以适应未来的变化,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对未来的挑战要有战略审计的眼光。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重大投资决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组合等都需要有正确的战略方针。如果战略决策失误,企业就有可能破产。战略审计是管理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审计的发展方向。企业内审工作的价值,也能从这种高层次的管理活动中得以体现。 

   
五、增强风险意识,重视风险管理 

   
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并可能给企业造成损失。对于现代企业来说,风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管理审计的责任就是独立、公正地对风险进行预测,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内审人员仍将审计重点偏向于企业内部固定的控制系统,特别是在未检查企业目标和所面对的经营风险的前提下,直接评估控制程序,缺少针对性。因为有些控制对于风险而言是不重要的,或者说是不适用的控制和多余的控制,在一定意义上讲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审计人员对与经营风险无关的控制进行审计是毫无意义的,这种未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审计方式,造成了企业对审计投入的浪费。 

   
风险管理是一个新的领域,它不仅指审计风险,而且更重要的是指发现风险和舞弊风险,对内审人员来说其直接表现都来源于企业的管理风险。现代企业的风险因素很多,包括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知识、科技、资源、管理等各方面因素。企业时时刻刻都处在风险之中,同时也存在着创造潜在收益的机遇。因此,风险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时时关注,在分析、确定风险水平的基础上,制定审计策略,为企业的发展扫除障碍,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是管理审计的重要内容及其价值所在。 

   
六、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拓宽审计领域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转轨,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显得范围狭隘,时间滞后,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工作只有不断向管理领域深入和发展,从根本上改进管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才能适应企业发展创新的需要,以保证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 

   
管理审计包括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需要更多地开展事前和事中审计,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1
.对企业发展的市场走向、竞争程度、业务活动范围的恰当性进行评价,从企业的长期经营、管理、发展、效益和效果等方面去研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对投资筹资活动的效益性、经济性进行评价,防止盲目投资,造成损失浪费。在知识和信息时代更要注重对智力投资的评价,推动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这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3
.对企业目标的可能性和科学性进行评价,从企业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有利于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4
.对资源配置优化组合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检查,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实现企业资产保值增值。 

    5
.对企业管理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检查,堵住管理过程中的漏洞。  

   
另外要根据企业面临的新问题、新苗头等开展专项调查研究,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七、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现代社会随着竞争日趋激烈,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能够适应管理审计工作需要的是一支复合创新型的审计队伍,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断更新观念,具有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审计价值观,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进取,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且还要有较高的综合业务工作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善于抓住时机,灵活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多作贡献,才能胜任管理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 

   
搞好管理审计工作任重道远,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地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审计方法和手段,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不断有所突破,提出新思路。其次,要用发展的观点去观察世界,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再次,要从实际出发,找准自己的位置,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这样做,才能充分展现管理审计的生命力,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开创内审工作的新局面。

 

(江苏省内部审计协会网)

 

 

把财务审计提高为管理审计

出处:博客中国(Blogchina.com) b28834c作者:赵焕焱

现在,绝大多数人把财务审计看作为审计,其实不然,审计包括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而财务审计仅仅是管理审计中的一小部分。

从管理方法来看,主要包括计划、控制和决策三个方面;控制的主要原则包括系统、过程、技术、全面控制和直接控制;管理审计属于直接控制的范畴。控制就是核查一个企业中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是否符合规定的计划、已发布的指示及所制定的原则,其目的是要指出计划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缺点和错误,以便改正和避免再犯。控制的对象涉及一切人、事及活动。

经营审计包括对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领导及控制工作等方面的评价;管理审计的内容包括全面、长期的计划、销售、原材料和产品的经营、人事、会计核算以及财务等方面做出决策的评估。

管理审计有三大步骤,第一步是评价企业的状况,确定公司所处的地位、发展方向、企业目标、计划的修订,以适应变化了的外部环境。管理审计要研究企业所属行业的情况、最近的趋势和发展前景、市场定位、宏观因素的影响。

管理审计的第二步是评价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研究竞争对手的地位、顾客的反应和行业内影响本企业地位的其他因素。

管理审计的第三步是重新检查企业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对策,进而对企业的组织机构、政策、程序、方案、设备、财务状况、人事等审核,对目标和计划进行修正。

最早使用管理审计的美国管理研究所马丁德尔设计了一套多达301个问题的程序,分成十大类,包括经济职能、组织结构、赢利状况、对股东的公平程度、研究与开发、指导、财务政策、生产效率、销售效能和实施能力,在评定中进行加权计分。

由此可见,从管理审计中所得到的益处和成果要远远超出财务审计,因为一个企业的前途取决于全面的管理质量,而不是某个单项因素,当然包括财务因素

当前,实施管理审计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一方面,由于外部环境经常发生较大的变化,对企业的审视和反思是极为必要的;另一方面,在收购和出让企业时,只有管理审计才能提供完整的依据。

从实践中看,财务审计只是单纯的反映财务状况,适用于对财务报告的补充和证实,不能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综上所述,把传统的财务审计提高为管理审计应该提到企业的议事日程上来了。